践行使命担当战“疫”路上勇前行 -z6尊龙旗舰
●天门网全媒体记者陈飞
戴口罩、查验健康码、测量体温、保持安全距离,走进市一医,各病区、门诊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,防疫工作分工明确、有条不紊,这忙而不乱的景象已经持续了10个月。
时间拨回至2020年初,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市一医高度重视,按照上级部署,1800余名天医人逆向而行,同时间赛跑、与病魔较量,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篇章。
全员到岗,建起最严密疫情防控线
1月23日,农历大年三十前一天,本该是迎接万家团圆的美好日子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我市悄然打响。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,市一医党委高度重视,迅速响应,成立了医院疫情防控指挥部,由党委书记、院长任总指挥,下设综合协调组、医疗救治组、院感控制组、物资保障组等10个工作组,实行每天例会制度,落实反馈追责机制,并合理调度人力资源,加强发热门诊医护力量,制订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,对全体医务人员组织培训,分批次组织院感防控知识培训考核。
作为我市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,除完成本院救治工作外,市一医还派驻专家团队进驻市三医、市妇幼保健院、候口院区指导新冠肺炎救治。全市4个院区、7个院外隔离点、18个感染病区最大容量开放病房近1000间,开放床位近3000张。同时,建立由重症医学、呼吸内科、感染科、中医、精神心理、医院感控等专业高级职称人员组成的市级专家团队,分成11个小组分片包干指导各院区新冠肺炎救治工作。
为集中力量抗击疫情,该院取消正常休假,全员返岗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,ct室卢伟伟徒步两天行走100多公里,从随州随县老家赶回医院上班;肿瘤科陶诗佩推迟婚期,主动请缨到隔离病区工作……他们安排好家里的小孩、老人后,自觉拧成一股绳,义无反顾地投身抗疫一线,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。
“疫情不散,我们不退。”他们立下庄重的誓言,以60多天的无悔坚守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。
精准施治,倾情守护每一个生命
“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。”疫情期间,市一医科学精准施治,倾尽全力救治每一名新冠肺炎患者,切实做到“应收尽收,应治尽治”。
疫情暴发时,全市有近500例尿毒症患者,其中有人感染新冠肺炎。这些患者如不及时进行透析,生命将画上句号,但如果到常规透析区,又会增加其他患者感染的概率。为解决这个难题,市一医当机立断,于1月24日在候口院区建立了专门的隔离透析区,并紧急采购了水机和透析机连夜组装。最终,11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。
在市委、市政府领导下,市一医按照“集中患者、集中专家、集中资源、集中救治、关口前移”原则,成立呼吸支持组、气管插管组、新冠肺炎急诊手术组、重症护理组、医院感控组,各司其责,相互配合。同时,根据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,共制定调整了五版诊疗方案。一条条重大举措迅速得以实施:全市危、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在icu进行救治,危、重症病例一人一策,所有患者实施个性化中西医结合治疗;建立全市医疗救治专家组微信群,与山西省及省内四大家医院建立远程视频会诊系统,随时指导救治工作;将危重症患者管理关口前移至感染病房,专家团队对重症临床预警指标及时监测、精准研判、提早干预,有效防止重症向危重症发展。
83岁的徐爹爹感染新冠肺炎后,病情发展迅速,该院给予无创面罩通气5天,血氧饱和度好转后改为高流量氧疗,同时加强了抗病毒、清除炎性介质、营养支持治疗,结合心理疏导和精心护理,病情最终得以好转;从武汉返乡的双胞胎孕妇送至医院时羊水已破,且伴有呼吸急促、咳嗽等症状,该院奋力抢救,最终成功分娩下双胞胎……
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得以重生延续,一个个濒临破灭的家庭重现欢声笑语。在市一医科学有效的治疗下,全市481名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。
无畏无惧,践行医者初心
穿上一层手术衣,再穿上一层隔离衣,最外面再裹上一层防护服,每次穿上不到10分钟就开始出汗,仍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坚持5、6个小时。疫情防控期间,这是市一医所有职工的工作状态。
作为一个普通人,在选择踏上抗疫的征程时,1800余名天医人也有面对未知病毒的忐忑以及对家庭的牵挂,可他们仍无所畏惧,一往无前:急诊科护士长陈凡放下对身处武汉的父母的牵挂,主动请缨发热门诊,以瘦弱之躯扛着超过15公斤重的消毒液对各个部位进行消杀;核酸检测组成员陈玫君孩子还不满一岁,尚在哺乳期,将孩子交给老人后,毅然踏上抗疫的征程,只能抽空与孩子视频……
回首这场疫情,有许多画面值得永久定格:基建、水电、设备、网络、消防、物供、护理等多个部室通力合作,在极短时间内将一个个普通病房改造成隔离病房;顺利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,进行了首例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;争分夺秒,为每一名icu里的危、重症患者奋力拼搏生的机会……
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“大考”,1800余名天医人以“不获全胜,决不收兵”的决心和勇气,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,该院坚持全面筑牢安全防线,全力守护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
扫描二维码
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